園主筆記
20.快戀網與會員間的價值供求錯位
快戀網創始人馮文成
快戀網的服務模式與批發市場是一樣的。批發市場一般設有很多攤位,這些攤位出租給不同的商戶,商戶向顧客銷售各自的產品。批發市場在招租攤位的時候,并不能向商戶保證是否賺錢。無論商戶在批發市場是否能盈利,都要首先向批發市場的經營者交納攤位費。也就是說,批發市場的經營者銷售的是贏利的機會而不是贏利的保證。即使商戶在攤位租期內沒有任何盈利,甚至是賠了錢,也無權向批發市場的經營者討回攤位費。
快戀網文化俱樂部主要是為單身朋友提供交友服務的。單身朋友加入快戀網必須花錢購買會員資格??鞈倬W就象是批發市場,會員資格就象批發市場中的經營攤位。批發市場上每個攤位經銷的商品不同,各個商戶的經營能力也不同,導致每個攤位的盈利結果也不一樣。同樣,快戀網每個會員的情況千差萬別,在交友活動中的表現也大不相同,因此,他們能否成功交友或者找到的朋友能否滿意,快戀網都無法承諾??鞈倬W銷售的是交友的機會和場所,并不銷售交友成功的保證。
批發市場與商戶之間存在著價值供求錯位。商戶最終追求的是盈利,批發市場只能提供的是盈利的機會??鞈倬W與會員之間也同樣存在價值供求錯位,會員最終需要找到滿意的婚戀對象,而快戀網只能提供交友的可能。
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價值供求錯位現象呢?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決定的。在批發市場上,如果每個攤位都能得到盈利的保證,那么商戶就會滋生出“領工資”的心態,從而喪失經營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無法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顧客如果不滿意,商戶的盈利希望就不可能實現。在快戀網,假如工作人員向會員做出交友成功的保證,會員就會以被服務者的消極姿態參加各種活動,甚至很少來參加活動,結果是會員的交友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批發市場與商戶之間、快戀網與會員之間在價值供求方面的錯位現象是合理的,假如沒有這種現象,各方的利益反而無法保證。在這方面,婚姻介紹所正是前車之鑒。婚介所在發展會員的時候,一般都要做出某種承諾和保證,比如成功率、介紹交友的次數、會員的素質等等。但會員交費以后,發現婚介所的承諾和保證基本無法實現。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婚介所與某會員之間無法實現共同的目的——會員交友成功,實現這個目的必須有第三者(其它異性會員)參與。要讓某個會員與其它會員在各方面都感覺良好以至達成婚戀關系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何況,每個會員雖然都抱有強烈的交友愿望,但在思想和行為方面,他們對婚介所并不能提供積極的配合。有的人不顧自身條件,對交友對象的要求標準極不現實。有的人在與交友對象的約會過程中,缺乏深入了解和長期相處的耐心,只憑初步印象就把婚介所費心選擇的交友人選打發走人。在這種情況下,婚介所要完成會員的交友目的可能性非常小。為了消除會員的不滿,婚介所不得不采取欺騙的手段來應付他們。最有效的欺騙手段是雇用婚托。這些婚托就象演員一樣扮演讓人滿意的不同角色,他們與不同的會員約會,使每個人再也無法對婚介所發出抱怨之詞。有的信譽良好的婚介所雖然沒有雇用婚托,但卻經常把條件好的會員當作婚托來利用。因此,婚介所的服務模式社會聲譽越來越差。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交友行業,如果打算以最完美周到的服務、以“包辦”的形式是無法讓單身者最終滿意的。交友的過程必須采用自助的方式,充分發揮單身者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既能提高交友的效率,又能享受主動參與的樂趣。
(發表時間:2008年02月21日)
快戀網的服務模式與批發市場是一樣的。批發市場一般設有很多攤位,這些攤位出租給不同的商戶,商戶向顧客銷售各自的產品。批發市場在招租攤位的時候,并不能向商戶保證是否賺錢。無論商戶在批發市場是否能盈利,都要首先向批發市場的經營者交納攤位費。也就是說,批發市場的經營者銷售的是贏利的機會而不是贏利的保證。即使商戶在攤位租期內沒有任何盈利,甚至是賠了錢,也無權向批發市場的經營者討回攤位費。
快戀網文化俱樂部主要是為單身朋友提供交友服務的。單身朋友加入快戀網必須花錢購買會員資格??鞈倬W就象是批發市場,會員資格就象批發市場中的經營攤位。批發市場上每個攤位經銷的商品不同,各個商戶的經營能力也不同,導致每個攤位的盈利結果也不一樣。同樣,快戀網每個會員的情況千差萬別,在交友活動中的表現也大不相同,因此,他們能否成功交友或者找到的朋友能否滿意,快戀網都無法承諾??鞈倬W銷售的是交友的機會和場所,并不銷售交友成功的保證。
批發市場與商戶之間存在著價值供求錯位。商戶最終追求的是盈利,批發市場只能提供的是盈利的機會??鞈倬W與會員之間也同樣存在價值供求錯位,會員最終需要找到滿意的婚戀對象,而快戀網只能提供交友的可能。
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價值供求錯位現象呢?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決定的。在批發市場上,如果每個攤位都能得到盈利的保證,那么商戶就會滋生出“領工資”的心態,從而喪失經營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無法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顧客如果不滿意,商戶的盈利希望就不可能實現。在快戀網,假如工作人員向會員做出交友成功的保證,會員就會以被服務者的消極姿態參加各種活動,甚至很少來參加活動,結果是會員的交友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批發市場與商戶之間、快戀網與會員之間在價值供求方面的錯位現象是合理的,假如沒有這種現象,各方的利益反而無法保證。在這方面,婚姻介紹所正是前車之鑒。婚介所在發展會員的時候,一般都要做出某種承諾和保證,比如成功率、介紹交友的次數、會員的素質等等。但會員交費以后,發現婚介所的承諾和保證基本無法實現。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婚介所與某會員之間無法實現共同的目的——會員交友成功,實現這個目的必須有第三者(其它異性會員)參與。要讓某個會員與其它會員在各方面都感覺良好以至達成婚戀關系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何況,每個會員雖然都抱有強烈的交友愿望,但在思想和行為方面,他們對婚介所并不能提供積極的配合。有的人不顧自身條件,對交友對象的要求標準極不現實。有的人在與交友對象的約會過程中,缺乏深入了解和長期相處的耐心,只憑初步印象就把婚介所費心選擇的交友人選打發走人。在這種情況下,婚介所要完成會員的交友目的可能性非常小。為了消除會員的不滿,婚介所不得不采取欺騙的手段來應付他們。最有效的欺騙手段是雇用婚托。這些婚托就象演員一樣扮演讓人滿意的不同角色,他們與不同的會員約會,使每個人再也無法對婚介所發出抱怨之詞。有的信譽良好的婚介所雖然沒有雇用婚托,但卻經常把條件好的會員當作婚托來利用。因此,婚介所的服務模式社會聲譽越來越差。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交友行業,如果打算以最完美周到的服務、以“包辦”的形式是無法讓單身者最終滿意的。交友的過程必須采用自助的方式,充分發揮單身者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既能提高交友的效率,又能享受主動參與的樂趣。
(發表時間:2008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