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主筆記
33.快戀網的交友效率最高
快戀網創始人馮文成
目前,相識服務市場上三種交友模式并存。第一種模式是婚姻介紹所,第二種模式是交友網站,第三種模式是以快戀網為代表的單身俱樂部。
我們之所以選擇第三種模式,是因為這種交友方式最有效率、最符合情感規律、最順應時代要求、最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
交友是目的性很強的活動。單身者希望盡快擺脫孤獨和寂寞的狀態,他們在選擇交友服務機構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服務效率問題。在短時間內能夠見面的人越多,達到交友目的的希望越大。交友首先是一個選擇的過程,然后才是一個溝通的過程。
那么,我們試著比較一下三種相識服務的效率情況。假如一個單身者要見五十位異性。他首先走進一家會員最多、聲譽最好的婚介所,交費以后查詢會員資料,發現適合自己的征婚者還真不少。工作人員開始提供約見服務。前幾天,他幾乎每天都可以與一個異性見面,因為都不太滿意,他漸漸地對這種約會失去興趣,婚介所工作人員推薦的人也越來越少,不象原來那么熱心了。不過,這個單身者畢竟是個有耐心的人,他堅持見了五十個異性,用的時間是整整一年。
對婚介所失望了,他決定使用交友網站尋找自己的真愛。他在影響最大、人氣最旺的交友網站注冊成為會員,按自己的征婚要求進行搜索,結果搜到幾千個條件合適的異性。這可怎么辦?總不能與幾千個人同時交往或見面吧?他只能一個一個地去聯系,互相溝通各自情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在網上交友相當費時費神,一個月后,好不容易有一個人同意見面,但見面以后卻完全找不到網上交往的美好感覺。他就這樣一個一個地網上溝通、網下見面,共見了五十位異性,用了整整兩年時間,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結婚對象。
現在,他懷著懊喪的心情來到了快戀網。在工作人員的耐心講解之后,他交費入會了。當天晚上,他參加了快戀網的活動。來的人還真不少,有十多位異性與自己的年齡和條件相仿,他一個一個地與她們交談,三個小時就全認識了。他堅持了一周,每天都來參加活動,一周內認識了五十位異性朋友。因為大家都是會員,每天進行的都是文化活動,彼此交往非常自然,給深入了解提供了機會。初次見面印象很好的人,幾天之后發現失去了感覺。相反,初次見面感覺平常的人,相處幾次親切感倒越來越強。終于,他為自己選定了一個追求目標。
以上的情景盡管是想象出來的,但卻不是沒有根據。快戀網與婚介所和交友網站相比,交友的效率是最高的。效率將是快戀網立足的根本,是快戀網的核心競爭力。
(發表時間:2007年08月10日)